首页 精选好书 热文《许泽袁绍》三国:袁公拒见?找找自己的问题小说全文无弹窗阅读

热文《许泽袁绍》三国:袁公拒见?找找自己的问题小说全文无弹窗阅读

三国:袁公拒见?找找自己的问题

三国:袁公拒见?找找自己的问题

作者:喜欢吃牛蛙

主角:许泽袁绍

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

《三国:袁公拒见?找找自己的问题》小说试读

一身黑袍的郭嘉从远处赶来主帐,同行还有擦拭了大汗的许泽。

曹纯在门口相迎,见两人到达,拱手含笑,颇为尊敬。

“二位军师,我兄长等候许久,请快进帐。”

这两个多月来,曹操做到了他之前礼贤下士的态度,对郭嘉、许泽从无不耐,悉心听取建议,而且关系越发亲近。

连带着赶来相聚的宗亲,也都颇多尊敬,礼遇相待。

进帐。

许泽可见左侧站立数名精悍猛人,威势赫赫,散发的均是顾盼自雄、不苟言笑的肃杀之气。

主位上的曹操抬头看了两人一眼,笑道:“东郡传来情报,王肱大败,退守顿丘,东发干、濮阳告急。”

言简意赅。

这个结局,和当初许泽预料一点不差。

也是不由让将领们侧目。

王肱羸弱,本是藉藉无名之人,手底下也无精兵良将,到临近秋时被蝗虫般的黑山压境,这仗根本就不会打。

“我已向袁公**,他命朱灵率两千兵马助我,予粮三万石,取东郡立足。”

此情又和荀彧所料一样,只要时机恰当,袁绍一定会欣然派往。

“根据情报,东武阳外有至少十万贼兵。”

曹操说完这话,目光凝重。

而曹纯和帐中的许多将军,也都是默不作声。

为首那几位宗亲,也都将目光看向刚来的这两名谋臣。

其意也简单。

既受了两个多月的尊奉,所有用度、命令皆有善应,那就应该尽显其能。

曹氏、夏侯氏,现在很穷。

不敢奉养庸才。

曹操亦是明白此情,向二人看来:“奉孝、子泓,可有计策?”

许泽拱手道:“贼人进侵东武阳,为的是劫掠钱粮,来势汹汹却后劲不足,主公一旦进驻东武阳,则会被动受制。”

“不错,”郭嘉亦是点头道:“应当出其所趋,攻敌必救。”

“可是,东武阳属东郡要地,之后便是阳谷官田……”左首那名高大威猛的将军欲言又止,对两人的话信之不过。

可曹操却是笑着看向他:“子孝,我们加上袁绍给的兵马,不过四千余,其中有八百都是精骑,若是守城,岂合乎扬长避短、避实击虚之道?”

曹仁不语。

其余将领皆知,曹操心中应该已有了战略,他只是想听这两位军师之言而已。

于是不再多言。

无论外姓来投的义士,还是宗亲的将军,都对曹操的军略布局,深为信任。

这种信任是长期崇拜积累所得,不会因一两次失败而减弱。

曹操笑着看向二人,现在时间不算充裕,他轻声问道:“二位所想与我不谋而合,现在我已受多方邀约,即刻就要起行东郡,如有计策还望知无不言。”

郭嘉叹了口气,道:“可令王肱兵马坚守东武阳城上,主公兵马自濮阳而出,直击太行南麓的黑山根据,如此围东武阳之危必解。”

“何以见得?”

对面又有将军问道。

郭嘉性子颇孤冷,闻言眉头一皱,不愿多言。

好在许泽没这些毛病,忙笑着解释道:“黑山贼虽聚,但多为流寇,赖以根据补给,对粮食看得极重,不像军粮需晒干准备、发放携带;战后亦可分赏、抚恤;贼寇乃是根基首领占粮,令众劫掠,成之则发粮,不成便受罚。”

“所以一旦危及根据,他们必然仓促回援自救。”

“嗯。”

郭嘉松了口气,颇为感激的看向许泽。

许泽若是不开口,他应当不会理说话这人。

郭嘉接着道:“如此,主公便可在途中设伏,根据此前所查太行地形,领兵而至后,当选狭窄山谷、河道山林伏兵,不可在开阔之地。”

“若能伏击斩其首,则能退之,且逐个击破,尽可招降。”

他说到这,又补了一句:“流寇劫掠多地,分各小统领率众,都有集居营寨,应该能获很多耕牛、马匹、钱财,这些对于日后开定內治将会颇有帮助。”

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有才。

郭嘉此计,与我所谋并无分别,说明此人在兵法上的才情极高,对局势判断独辟蹊径。

袁绍放弃此人,当真是我之福气也。

“那,方才军师说到了逐个击破,我们兵少将寡,如何能逐个击破?”

几千精兵,击退十万乌合之众并不难,可若是要招降,那难度就大了。

“无他,昼夜奋战也。”

郭嘉这次拱手向曹操而言。

昼夜奋战,要的是恒心、耐心,以及狠辣。

对自己的狠辣。

若是觉得劳苦就望而却步,那日后很难成大事。

但凡能成大事者,对自己都非常狠,方才能逼出无穷的潜力。

曹操若有所思,微微点头。

这时,许泽的声音却突兀的冒了出来:“其实也不是没办法。”

嗯?!

曹操抬头看去,见许泽举着手,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
大家的目光也都看向了他。

“子泓,你有话就直说,在帐中的已均是心腹了。”

许泽笑道:“主公若是和地方豪强相熟,可得他们相助,想办法讨点兵力、粮食补给,最重要的是能得到向导。”

“向导可以给予情报,黑山贼、于夫罗游骑动向,大致都可猜到。”

“再用主公麾下八百精骑,进行游击,游而击之。”

曹操眉头一皱,问道:“游击?子泓说细致些!”

他略有感悟,仿佛有所思。

许泽想了想,方才道:“待敌溃散后,化为多股流寇逃窜,若有大小统领在,定也还会死战不降,那么,将八百精骑分为多股,掌控军情后逐步袭扰。”

“细致的打法便是……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。”

“如此游猎追击,袭扰耗损,则能让瓦解贼寇意志,再辅以招降。”

“疲惫无路之时,以传主公当初济南政绩,给他们一条归降的出路。”

“但不能深追,至太行山内后便不能再追了,避免分兵过多,难以补给。”

话音落下,帐内鸦雀无声。

那些将军都是面面相觑,而曹纯和曹仁则是在沉吟方才那十六个字。

曹操更是深得启发,这简简单单的十六字,何等精妙!

集兵法之大成也。

现贼寇深入东郡境内,溃逃时至少一日夜都难以奔逃。

分兵袭扰、追击驻防,以击溃其再度集结之心,同时亦可威慑,待到我政绩传开,再以赦免文书、安置之诺招降,便可事半功倍!

妙策!

关键不在计策妙,而是他方才进言的那十六个字,若非是身经百战且善思者,如何能得出如此简单却又精妙无穷的总论。

日后我部轻骑,皆可以此为准。

占据地利则可游而击之,若需突袭又能合攻一处。

用兵则如水也,无常形,敌如何能料知。

“哼哼,好啊,”曹操深深地看了许泽一眼,心里更加的欣喜。

这种人才,袁绍竟然连见都不见。

最近还设下一个“非海内名士”不可拜见的门槛,曹操简直做梦都要笑醒。

这样一想,袁绍都快要成他的恩人了。

输送了多少人才到来。

而且现在都还没到许泽发力的时候,若是没记错的话,许泽是个农耕大才他说。

“奉孝,此计如何?”

曹操唤了一声,郭嘉才从惊讶之中回过神来,连忙拱手道:“如依计行事,料定可溃贼众,声威大振,收降兵无数。”

“主公在东郡可有故旧?”

“故旧……”曹操的语气忽然沉了下来,目光也逐渐悠远,感慨道:“那可太多了……”

……

从主帐出来,郭嘉和许泽同行,身后则有文武匆匆前去传令。

“子泓,你家学很渊博……你祖上可有兵法大家?”

郭嘉脑子里还在回想方才那十六个字,越想越觉得有意思。

初听,也就是四种应对的战略。

但是细细琢磨,却发现能依靠地利周旋十倍之敌,甚至玩弄于股掌之间。

再细想,郭嘉觉得能应对一切以少胜多、避实击虚的山、林战况。

就很神奇。

郭嘉天纵奇才,常喜思兵法,善论断局势,所看过的各大战役亦是不少,但依旧总结不出这样精辟的军略来。

没想到,许泽却可以,而且宛若信手拈来。

那他看过多少战役风闻?推演过多少战局?战场之事知道得何等细致?才能有这般深刻的体悟?

他这才是天纵之才。

“呃……”许泽心虚了一下。

这个我很难解释。

毕竟我只是个搬运工。

许泽编了一会道:“我早年在中山走商的时候,和山匪打过很多交道,那时便靠着这个周旋,然后才有作战的经历,奉孝兄这样的才思,多打几仗就能写兵书了,我这不算什么。”

郭嘉表情不变:“你这太抬举我了。”

“原来你也曾领兵作战过。”

他对许泽的经历多了几分羡慕,他自小有才有热血,但是并没有这样的机会。

后来,因为认识了一位损友,而被带入歧途。

这时,身后传来了曹操的笑声:“子泓,既然你也生死厮杀过,那你跟我去内黄设伏。”

“主公亲自伏击?”许泽意外的道。

曹操咧嘴一笑,大步过来拍打他的肩膀:“如此大战,自当亲自突袭、伏击,不容有失!”

我看你是想人前显圣!

许泽早已看穿一切。

曹老板划船是真不用桨,全靠浪!

我之前对你的预判一点错都没有,还好我也略懂拳脚。

但许泽还是很佩服曹老板的胆略、豪情。

去年才在卞水差点被徐荣团灭,年底去丹阳募兵四千,半路兵变又差点死。

现在东郡除贼,敌寇二十倍于己,还去第一线浪。

是真的狠!

我就不一样了,我的梦想其实是当一个躺赢狗。

小说《三国:袁公拒见?找找自己的问题》 第8章 试读结束。